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食品中总糖含量的测定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食品中总糖含量的测定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原理:样品经除去蛋白质后,在加热条件下,直接滴定经标定的碱性酒石酸铜溶液,还原糖将二价铜还原为氧化亚铜。以亚甲基蓝为指示剂,在终点稍过量的还原糖将蓝色的氧化型亚甲基蓝还原为无色的还原型亚甲基蓝,根据试样所消耗的体积计算还原糖的含量。 直接滴定法已经过多次改进,只要严格遵守实验条件,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重现性是能够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
2.
试剂
费林氏剂甲液:称取15g硫酸铜(CuSO4·5H2O)及0.05g四甲基蓝,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总糖测定就是测定所有糖的含量,(还原糖和总糖含量 ),还原糖是指含有自由醛基或酮基的糖类,单糖都是还原糖,双糖和多糖不一定是还原糖,其中乳糖和麦芽糖是还原糖,蔗糖和淀粉是非还原糖。利用糖的溶解度不同,可将样品中的单糖、双糖和多糖分别提取出来,对没有还原性的双糖和多糖,可用酸水解法使其降解成有还原性的单糖,进行总糖的含量测定(还原糖以葡萄糖含量计)。
还原糖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被氧化成糖酸及其他产物,3,5-二硝基水杨酸则被还原为棕色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颜色的深浅成正比关系,利用分光光度计,在540nm波长下测定光吸收值,查对标准曲线并计算,便可求出样品中总糖的含量。由于多糖水解为单糖时,每断裂一个糖苷键需加入一分子水,所以在计算多糖含量时应乘以0.9。
总糖含量是能估算的,但与检测结果是否接近,还要考虑该产品中测定时对总糖的具体定义。
如冷饮产品中,SB/T 10009-1999《冷冻饮品检验方法》中指的总糖,仅指能够被过滤至滤液中的还原糖和滤液在68℃~70℃、15min内能酸解转化为还原糖的糖分,包括冷饮产品中的蔗糖、乳糖、葡萄糖、麦芽糖等,但不包括糊精。
糊精当然是总糖的构成组分,但这里如果将糊精估算进去,就会使结果偏高,尤其配方里糊精占了相当的量时,影响程度更大。
配料中按SB/T 10009-1999《冷冻饮品检验方法》方法测定的总糖含量,估算公式为:配料中添加的白砂糖含量+[淀粉糖含量×淀粉糖的DE值%×(1?淀粉糖的含水量)+乳固体中乳糖占配料总量的含量]×0。
95。原因是在测定过程中,绝大部分糊精在过滤时已被除去,少部分进入滤液的糊精在规定水解温度和时间内,不能水解成还原糖,故无法检出。
其他产品的配方设计总糖估算,也应该参照以上的思路,区别好真实的总糖和检测标准的“总糖”。
当然甜度、口味协调性等是另外的问题了。
做配料试验时,因有条件获得各类检测数据,则广义上的总糖含量可通过下式得到:
总糖主要指具有还原性的葡萄糖,果糖,戊糖,乳糖和在测定条件下能水解为还原性的单糖的蔗糖(水解后为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麦芽糖(水解后为2分子葡萄糖)以及可能部分水解的淀粉(水解后为2分子葡萄糖)。
甜蜜素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添加剂,化学名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它也是一种常用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制法是由氨基磺酸与环己胺及氢氧化钠反应而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食品中总糖含量的测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食品中总糖含量的测定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sgrand.com/post/24301.html